点击上方“CMIT大会”
劳力性心绞痛
心律失常
偶发房性期前收缩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目前用药
氯吡格雷75mgqd,阿司匹林mgqd,匹伐他汀4mgqn,酒石酸美托洛尔23.75mgqd,曲美他嗪20mgtid。
病例特点
中老年女性,平素体健。间断气短不适30年,加重5月,PCI术后4月余
冠脉造影:LAD近段99%闭塞,PCI术后
CTA:LAD近段轻中度狭窄,1年后进展为管腔节段性闭塞
Holter:偶发房早、房速,Ⅱ、Ⅲ、aVF、V4-V6导联ST段压低,V3-V5导联T波倒置
超声心动图:正常,心脏结构功能可
cTnI:正常;血脂:正常;常见感染、免疫、肿瘤指标无殊
心肌核素:左室前间隔近心尖段、前壁近心尖段心肌缺血
思考问题
1.冠状动脉狭窄的病因?大动脉炎、非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ECD)、IgG4相关疾病?
2.下一步治疗原则?
进一步相关检查结果
IgG亚类测定:IgG1、IgG2、IgG3、IgG4(-)。
全身骨显像(年6月):下段颈椎、胸4、5椎体处可见轻度异常放射性浓聚灶,余骨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浓聚或稀疏区,不除外退行性变(图5)。初步除外ECD病。
图5
基因测序(年8月):MYH11基因突变,其父亲去世,女儿无此突变,仍需更大规模家系验证。进一步搜集基因数据库,没有大规模证据显示所致疾病与本例症状有明显相关性,仍需进一步解读。
图6-7
MYH11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可导致家族性胸主动脉瘤4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为主动脉脆弱和扩张,导致血管壁凸起,从而形成动脉瘤。
随访情况(年9月)
术后3个月患者随访,INR=1.75,一般情况可,健康状态良好,无明显不适。
超声心动图:提示升主动脉增宽,近端升主动脉37mm。
鉴别诊断与后续治疗思考
1.鉴别诊断(1)大动脉炎:冠脉累及部位、炎症指标以及年龄不符合大动脉炎表现;(2)ECD病:骨扫描阴性,可初步除外ECD病;(3)IgG4相关疾病:血IgG4(-),未见多系统受累2.是否应该置入支架?下一步治疗原则如何考虑?专家讨论李俊峡(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本例看似非常简单的病变,但实际上并不简单。(1)这么典型的症状,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不做CTA的,那么,如果不做CTA,临床上如何能想到这个疾病?(2)IgG4是多器官损伤疾病,例如胰腺、胆管等,但本例患者并没有多器官损伤,原因到底是什么?(3)如果术前诊断明确了IgG4,血管狭窄到这个程度(功能性闭塞),到底是否应置入支架?(4)置入支架后的再狭窄率如何?是否需要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5)如果能动员患者做影像学检查,例如IVUS、OCT,这样就很明确了,因为外压性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从影像学上较容易鉴别。
曾定尹(中国医院):本例究竟是否诊断冠心病尚不确定。1年前心悸气短,没有典型心绞痛,冠脉CT提示前降支轻中度狭窄。1年后出现相同的症状,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狭窄99%,然后置入支架。1年时间没有特殊原因由轻中度狭窄进展为99%狭窄,进展比较快,不符合冠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特点。是否应该置入支架?确实没有考虑非常周到,但是也有必要性。因为无论是动脉粥样硬化,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冠脉狭窄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置入支架是正确的。本例临床进展非常特殊,发病当时症状并不典型,生化检查没有特别变化,没有明确诊断冠心病的原因,大动脉炎、IgG4相关疾病、ECD病,本例哪个可能性比较大?
肖滢(医院):我认为IgG4相关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尚不能确诊,这是未来我们需要持续观察的。CTA提示前降支近段软组织密度影,CT值40HU,磁共振进一步显示脂肪组织包绕的阴影。尽管不能通过腔内影像或软组织活检确诊,但我们倾向认为是外压性。本例IgG4检查结果是阴性的,而且没有其他系统受累表现。我们倾向认为是疾病的早期阶段,而且约30%IgG4相关疾病不会出现血清IgG4的升高。IgG4相关疾病的治疗是使用小剂量干扰素。对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是否可以长期(1-2年)使用干扰素,观察软组织密度影是否会缩小(通过CT的动态变化),症状是否有改善,这也是患者病情稳定后我们计划要做的工作。
张抒扬(医院):支架是否应该置入?遇到这样的情况多数是会置入支架来解决血流通畅的问题,但是回顾性分析,也存在不置入支架的可能性。该患者是因“体检CTA发现狭窄严重”收住院,并没有免疫酶学支持,主要症状是爬山的时候胸部不适,造影提示有逆供,有侧支循环,其他血管管壁都光滑。除了64岁老年女性,没有其他任何危险因素。
本例患者是置入支架后,因不明确病因以及支架置入后的问题,非常焦虑。跟患者的沟通,我们坚持认为应该置入支架,以解决冠脉血流问题以及患者的焦虑心理。本例定期门诊随访,支架效果良好。
CTA提示前降支近段软组织密度影,不要不做任何相关联的考虑。当然,如果支架长期的效果都好,也都是可以的。医院多学科会诊认为是外压性的,遗憾的是没有做腔内影像学检查。对于大动脉炎,本例不支持;如果诊断ECD,则需要化疗。如果诊断IgG4,使用干扰素没有太大的损害,长期使用1-2年,如果软组织消失则会更好。
结语关于前降支近段病变,会诊专家倾向认为是外生性的组织,好比是冠脉上的槲寄生,1年时间内迅速发展,阻塞管腔,引起血管狭窄至闭塞。
这例病例给我们的启发:1.临床疾病诊疗中,对于超出正常逻辑范畴的疾病过程,多一点探究可能会距离疾病的本来面目更近一点。2.冠脉腔内影像(如IVUS、OCT)对于有争议的冠脉病变具有重要的评估和策略指导价值。
文献回顾IgG4相关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炎性纤维化疾病,以IgG4阳性浆细胞组织浸润、血清IgG4↑升高为特征,可引起器官肿大、功能衰竭。
3个主要病理特点
高密度淋巴细胞浸润
席纹状纤维化(storiform-typefibrosis)
闭塞性静脉炎
组织病理中有大量IgG4+浆细胞浸润
冠脉受累表现
主动脉周炎则较为常见,确诊困难,可导致炎性假瘤和动脉周围纤维硬化增厚、管腔狭窄和动脉瘤扩张;因管腔狭窄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或心源性猝死。
AB:左右冠状动脉周围软组织包绕(实箭头),无管腔狭窄。C:髂动脉
Erdheim-ChesterDisease(ECD):年由JakobErdheim和WilliamChester首次描述的罕见的非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属于炎性髓系肿瘤。其诊断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金标准)。病理组织中存在片状泡沫状组织细胞,伴有炎性细胞和多核巨细胞(Touton细胞)浸润以及纤维组织混合或包绕在外。
临床表现:骨痛、多饮、多尿、突眼、皮疹、发热、胸闷、憋气等,以下肢骨受累最常见。多数患者还会有骨外器官受累。骨扫描可见:特征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的99mTc的异常放射性浓聚。
(A)右冠状动脉(实箭头)及右心房壁(*)软组织;(B)主动脉周围的动脉周围软组织;(C)双骨干硬化导致的双下肢骨骼斑驳外观
整理:郭淑娟
审阅:冯斯婷
封面图:易木
监制:蔡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