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外科完成省内首例低体重双胎早产儿完全超 [复制链接]

1#

毕胜(化名)夫妇中年得子,喜得双胞胎,全家欣喜若狂!

然而,好事多磨。在最近的一次产检中发现双胎二宝脐带绕颈,生命危在旦夕,而大宝患有严重的肺动脉瓣狭窄(肺狭),唯一的救治方法就是尽早剖腹产,否则双子俱危。

医院因缺乏后续治疗,产妇被紧急转往山一大一附院(医院)。产科连夜进行了剖腹产手术,由于33周早产,大宝体重仅2.05kg,而二宝仅1.3kg,紫绀缺氧、呼吸急促,生命垂危。

双子被迅速转往新生儿科抢救。新生儿科徐海燕主任立即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制定抢救方案。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二宝极低体重,多个脏器发育不成熟。大宝却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mmHg)并动脉导管未闭,就是说向肺内送血的通路几乎完全堵塞,大宝随时会因为缺氧死亡!

接力棒交到心脏外科*昕主任手里。

据*昕介绍,动脉导管是维系胎儿血液循环的正常结构,出生后一般会自然闭合,不闭合就是异常。而对于重症肺狭患儿,动脉导管却是维持供氧的重要生命通道,吸氧会加速其闭合。也就是说生命会随着动脉导管的自然闭合而突然逝去。

缺氧却不能吸氧,正常闭合却要维持异常开放,是摆在医务人员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新生儿科紧急应用前列腺素E1保持动脉导管开放,心外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室迅速展开手术前的准备。

问题接踵而至,超低的体重,无法行传统DSA引导下的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而早产、低体重儿的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死亡率又很高,只能选择省内尚无人企及的食管超声引导下的经胸肺瓣球囊扩张术。

准备手术的时间颇受煎熬,大宝因缺氧、血压低,多次抢救、复苏,被迫使用呼吸机。手术救治刻不容缓!

手术当日,麻醉科、手术室派出精兵强将。为2kg的早产儿麻醉,其难度不亚于一台手术操作。采用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吕蒙医生一蹴而就。

手术由*昕主任主刀,在心脏超声专家郭文彬、王海燕主任的食管超声引导下,通过胸部2cm小切口,经右心室穿刺,将球囊导管准确送达狭窄的肺动脉瓣,成功完成扩张。扩张后的肺瓣跨瓣压差猛降至17mmHg。大宝的脉氧值由术前的86%升至%。疗效立竿见影!

手术后的大宝被安全送至心外监护室。然而警报并未解除!由于重度肺狭患儿都合并一定程度的右心室发育不良,即便肺狭解除,右心室的排血量仍不能满足氧合所需,患儿的供氧仍要依靠动脉导管,而动脉导管的自闭趋势却加强了。也就是说,它的关闭会将大宝再度推向危厄的边缘。

心外监护人员成了救治的主角!由于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大宝的肺部管理、血氧监测和喂养成了工作的重点。拍背助咳、拥抱爱抚,每位护士都视如己出,尽显“妈妈”本能!

看看护士们喂奶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