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蒯东教授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策略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年CICAS(中国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研究)的数据显示,高达46.6%的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有颅内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是临床医生在面对缺血性卒中时,绕不过的坎。那么,颅内动脉狭窄该如何治疗呢?一起来听医院神经外科蒯东教授的精彩授课吧!

讲课视频如下: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No.1

颅内动脉狭窄治疗背景

年CICAS(中国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研究)的数据显示——

高达46.6%的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有颅内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狭窄的1年卒中复发率为5.99%,显著高于非颅内动脉狭窄的3.27%;随着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复发率也在增加;

颅内动脉狭窄的地域分布,亚洲人33%-50%,美洲地区8%-10%;

No.2

颅内动脉结构特点

走形曲折,尤其是严重动脉硬化的血管

动脉壁薄,缺乏弹性

处于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周围无组织包绕和支撑

发出许多穿支动脉供应脑实质,大多是终末动脉,侧枝循环不完善

以上特点使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难度增加,并发症风险增加。

颅内血管狭窄造影分型(Mori分型)

A型病变——呈同心性或适度偏心性狭窄,长度5mm

B型病变——表现为偏心性狭窄,长度5-10mm或闭塞,但时间3个月

C型病变——狭窄长度10mm,血管明显扭曲或闭塞时间≥3个月

No.3

颅内动脉狭窄导致卒中的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最常见

穿支病变

原位狭窄或血栓形成

低灌注

复合型

动脉狭窄示意

斑块位置:动脉硬化斑块累及穿支动脉,造成穿支动脉闭塞;

斑块稳定性: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微栓子脱落,导致远端小血管闭塞;

管腔狭窄程度:动脉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远端低灌注。

No.4

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研究

抗栓治疗研究

年TOSSI/II研究及年CLAIR研究,是颅内动脉狭窄药物治疗的探索性研究,提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较阿司匹林单药治疗有获益,且未显著增加出血事件。但主要终点事件为影像学终点,非临床终点事件。

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

年球扩式支架(APOLLOTM)获批上市。

年自膨式支架获FDA批准用于颅内动脉狭窄(50%-99%)的治疗。

年SAMPPRIS研究:PTAS组卒中,死亡风险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

年VISSIT研究:药物治疗组主要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支架置入组。

血管内介入治疗被泼上一盆冷水

质疑

SAMPPRIS研究以白人为主,其他人种仅9例,占4%;

VISSIT研究中,亚洲人种仅7例,占12.2%;

您真的愿意因为这16个亚洲人的结果,而完全摒弃一种治疗方法?

医院联合国内13家大型神经介入中心做了一项回顾性研究——CASSISS,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率仅为2%,远低于国际CRTICAS研究的9.7%。

No.5

颅内动脉狭窄如何科学治疗

如何评估病人是否适合支架置入?

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关键因素——

医生:规范的技术培训,经验的积累

患者:患者的选择?

综合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辅助治疗决策

血流动力学

斑块性质

灌注

侧支循环

狭窄程度

评估方法:

病人的症状、体征、卒中机制

脑血管造影,尤其是超选造影3D造影

经颅多普勒超声,即TCD

CT脑血流灌注,即CTP

高分辨率核磁

压力导丝

术前抗血小板药物方案

以上综合评估,才能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血管内介入治疗。

No.6

病例解读

病例1

基底动脉中段的重度狭窄,球囊扩张后置入自膨式支架,术后3月,CTA复查,血流良好。

病例2

大脑中动脉狭窄,小直径APOLLOTM支架置入,效果较好,未引起穿支事件。

病例3

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置入APOLLOTM支架,术后狭窄段显影良好,患者满意。

病例4

急诊查出后循环梗塞,药物治疗稳定病情后,置入APOLLOTM支架,效果良好。

病例5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详见视频。

病例6

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详见视频。

医生简介

蒯东

医院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卒中协会理事,JNIS中文版编委,山西省健康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理事会理事;现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神经介入中心主任。

科室简介

医院神经外科

我院神经外科以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为特色,兼顾神经肿瘤与颅脑外伤。开展脑、脊髓血管病的规范化、综合治疗,通过结合手术和介入治疗,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缺血性疾病包括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动脉闭塞的搭桥手术、烟雾病的手术治疗。出血性疾病包括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和开颅血肿清除;颅内动脉瘤的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治疗;脑和脊髓动静脉畸形的手术和介入治疗。

以蒯东主任为核心的神经外科团队拥有高超的技术及先进的理念,是神经外科强大技术软实力。科室目前9名医生,副主任3名,主治5名,硕士7名,均经过严格的国际、国内神经外科专业培训;主管护师1名,护士18名,有丰富的重症及脑血管病护理、康复经验。

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相结合,为神经外科的发展奠定强大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结合神经内科组建省内最全面的脑血管病综合治疗平台,以过硬的技术、先进的理念、规范化的治疗造福广大脑血管疾病患者;结合心脏内、外科,打造全省首个心脑血管病一体化治疗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