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维讯:
脑血管疾病通常与椎动脉狭窄特别是椎动脉起始段V1段狭窄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有极大关联。近年来椎动脉V1段支架治疗越来越受到广泛
(1)随访30天时,3名接受多次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卒中,卒中和死亡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0%(3/)。
(2)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9±1.5年,10名患者失访。随访期间共发生4例微小卒中,1例主要前侧对侧卒中,1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4例死亡(仅一例神经系统性死亡与后循环梗死直接相关)。
(3)随访期间,46名患者(46/,15.8%)发生ISR。
(4)BMS组ISR发生率显著高于DES组(20.6%vs8.2%,P=0.),再狭窄严重程度为66.9±13.8%。
(5)随访1年、3年和5年时,未发生任何形式的卒中和死亡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8.2%,96.8%和91.4%。
(6)随访1年、3年和5年时,原发性通畅率分别为90.0%,82.6%和80.3%;继发性通常率分别为95.4%,90.3%和87.9%。
(7)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BMS(HR2.02,95%CI[1.01-4.06],P<0.05)和糖尿病(HR1.87,95%CI[1.04-3.37],P=0.04)是ISR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该研究证实,为有症状的椎动脉V1段狭窄患者植入支架是安全可行的,患者长期结局良好,卒中或死亡事件发生率较低。对于有症状的椎动脉V1段狭窄患者来说,支架治疗可作为预防卒中的有效手段,BMS和糖尿病则是患者术后发生ISR的独立预测因子。未来还需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研究以证实支架治疗在V1段狭窄中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Wu-qiangChe,HuiDong,Xiong-jingJiang,etal.Clinic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