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Cockett综合征或May-Thurner综合征,指左髂静脉被从其前方跨过的髂动脉压迫,导致静脉内粘连、管腔狭窄的改变,进而引起髂静脉血流受阻、下肢静脉回流障碍。Cockett综合征在中青年女性中多见,表现为慢性静脉疾病(CVD)或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目前,左下肢DVT患者,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已被高度重视。对于左下肢单发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VD)的患者,也应重视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处理。近年来,随着腔内技术的不断完善,腔内介入治疗已经逐步取代开放手术作为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治疗的首选方案。
髂静脉支架植入手术指征:患者有明显的下肢肿胀或溃疡;左髂静脉管径狭窄率>50%,盆腔大量侧枝循环;术中测压示狭窄部位近端、远端压力差超过2mmHg。
操作方式:患肢股静脉顺行穿刺置入造影导管于髂外静脉,正侧位片造影显示髂外静脉、髂总静脉及下腔静脉,明确髂静脉受压程度和位置,测量受压髂静脉近远端直径和长度,取10~14mm的球囊扩张后选择合适直径和长度的支架(Wallstent或Boston,12~16mm),支架需超出覆盖髂静脉受压段,近端可突入下腔静脉5~10mm,以不接触对侧下腔静脉管壁为宜。
术后抗凝治疗:有关术后抗凝治疗的时间问题,国内外目前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需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3个月;有些学者建议在术后几个月使用华法令抗凝;也有学者提出仅用阿司匹林抗凝即可。抗凝时间越长,支架闭塞或血栓形成风险越低,但出血风险升高。笔者一般采取髂静脉支架术后华法林抗凝3个月的抗凝方案。
髂静脉受压继发慢性静脉疾病(CVD)的治疗:对于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患者,静脉阻塞及静脉反流往往同时存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则会导致更高的静脉压。Negus等[11]提出,下肢肿胀、疼痛与静脉阻塞有关,而下肢溃疡形成则多由于瓣膜反流引起。因此一些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患者,单纯行髂静脉支架植入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存在明确下肢静脉瓣膜反流、曲张静脉明显的患者,笔者建议髂静脉压迫、下肢静脉曲张皆需处理。
髂静脉压迫同时合并明显静脉曲张的患者,在处理髂静脉压迫和或下肢静脉曲张的时机,目前临床尚无统一定论。
笔者所在中心,于年-年之间共有14例患者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同期行髂静脉支架植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在复合手术室进行,术中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同期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1年,髂静脉通畅率达%,肿胀好转率达92.9%,溃疡均愈合,术后无DVT等并发症出现。笔者认为,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同期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并不增加出血量,相比较分期手术,更减少了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费用。随着各种大隐静脉腔内闭合手术的开展和技术的改进,一期手术成为可能,手术的并发症和远期效果值得进一步随访。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从发现到现在已过去了70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它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