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动脉狭窄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巍巍减容治疗中的并发症防范 [复制链接]

1#
10月21-22日,“焦点聚焦”北京外周介入高级研讨沙龙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期培训班采用手术直播,专业授课和病例讨论的形式,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共同讨论外周动脉介入治疗的新想法、新理念和新技巧,一起推动血管介入的建设和发展。

会上,血管资讯医院血管外科吴巍巍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下面让我们一睹为快!

问题1:您好,吴教授,您可以谈一谈减容治疗中的并发症防范吗?

吴巍巍教授

减容治疗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相对来说较复杂的一项技术,它比较耗时,因此术中对其并发症的防范,有以下四点需要注意:

第一,合理选择病人。这是防范并发症的一个首要原则,对这一类病人来说,要能够耐受较长时间的手术并配合,如果病人术中不易配合、有静息痛、易动、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选择减容治疗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同时病人选择减容治疗要有相应进行下肢开通的适应症,避免禁忌征。

第二,减少造影剂使用。在术中,注意一些手术细节,因为减容治疗耗时较长,病人往往需要反复造影,一般来说建议稀释造影剂,尽可能用小的注射器分次造影,来控制整个手术过程造影剂的总量。

第三,熟悉减容器械。以定向检查装置为例,一定要了解它的定向减容装置设备:适合病变的具体类型(钙化还是普通)、收集仓的大小、适用的管腔直径(大口径还是小口径血管)等。如果没有根据患者病变选择合适器械,也容易出现并发症。

第四,注意操作技术细节。比如进行减容时,以定向旋切装置为例,操作一定要注意:缓慢轻柔分次的旋切,避免用力过猛操作,避免一次切除过长,避免旋切刀过深导致血管破裂,尤其对于分支血管或者血管扭曲角度较大时,要格外注意。进行减容治疗时,要学会规避一些危险区域,防止出现并发症。

减容治疗中注意以上要点,就能够将其并发症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

问题2:您能谈一谈减容手术并发症的补救措施吗?

吴巍巍教授

对于减容手术并发症的补救措施,特别是临床经常运用的定向旋切装置来进行减容时,它在术中最常出现的手术技术相关并发症主要是:破裂和栓塞。

我分别进行讨论:

第一个,出现血管壁破裂。最常见的是:减容装置和血管的不匹配。比如血管过细使用较粗的减容装置、对分支血管或者血管扭曲角度较大的部位进行旋切,旋切刀过深等情况导致血管破裂。

出现管壁破裂后:

首先,采取球囊封堵,即从内部压迫止血的方式。一般来说,这个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5分钟之后),注入造影剂观察;

其次,如果仍有造影剂外漏,考虑对肝素进行中和;另外可以在球囊封堵的同时,通过经皮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凝血酶的方式来封堵破口;

最后,如果采取以上手段后仍然不能封堵破口,必要时考虑释放覆膜支架封堵破口。

第二个,出现血管远端栓塞。常见于:

术中没有应用远端保护装置;

远程保护装置的直径选择不恰当(直径小于释放远程保护装置的靶血管);

操作过程中,远端保护装置错误的推入了分支血管,没有留在阻挡远端栓塞的主干内;

出现远端栓塞之后,要仔细造影区分:

栓塞远端物质的性质(斑块还是血栓类物质);

栓塞的部位;

栓塞血管的重要程度:如果栓塞在相对不重要的血管,可以考虑先观察,暂时不予处理;如果栓塞在特别重要的血管影响远端足部的血供,就要综合采取溶栓、抽吸,甚至必要时开放进行血管取栓的手术来解除远端栓塞的事件。

问题3:谢谢吴教授,您可以谈一谈不同穿刺入路在减容手术中的应用吗?

吴巍巍教授

介入手术的入路方式非常重要,但对减容手术它有其特殊性,临床运用的减容装置,以定向旋切装置为例,它是一个相对较粗硬的装置,对于该装置需要考虑:

第一点,入路鞘或者导引导管要在足够容纳减容装置的同时满足造影需求。

第二点,保证真腔开通。

因此对于股腘段的减容手术,有以下不同穿刺入路方式:

对侧翻山入路。如果是累及股浅开口,最常采用的是对侧翻山入路。这就要求使用至少8F大小的长鞘,但相对而言,其柔顺性不及6F的好。因此对于部分髂动脉入路困难的病人,对侧翻山入路并不适用,否则会影响到减容手术的操作。

同侧股总动脉顺行穿刺入路,如果累及股浅中远段病变,准备进行减容操作,采取经同侧股总动脉顺行穿刺入路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减容手术需要定向操作,越短直的入路,越好把控减容刀的方向。

远端逆行穿刺入路,如果从近端无论是逆行还是顺穿,向下没有办法通过真腔时,建议尽量采取远端逆行入路,使导丝能够通过病变真腔回到近端,重新建立近端通道,进行减容操作。

内膜下入路,如果采取内膜下入路返回真腔,在应用定向旋切装置时,往往会有较多顾忌,在旋切时不能达到充分的减容。

吴巍巍教授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品管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清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8年制),师从我国著名外科专家赵玉沛院士,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院,师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刘昌伟教授从事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多次赴欧洲、美国学习血管外科手术及腔内微创治疗,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宾医院血管外科学习大动脉疾病、颈动脉及周围动脉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

医院血管外科工作,开始从事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先后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担任主任助理,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血管外科疾病的经验。医院调动至医院组建血管外科,担任科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

血管外科疾病经验丰富,擅长各种疑难血管疾病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尤其擅长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糖尿病足血管病变及创面修复、肾动脉及内脏动脉狭窄、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静脉曲张及血管畸形的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以及擅长肾衰患者透析通路建立及维护、肝胆或其它恶性肿瘤介入栓塞化疗。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专项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及首都发展科研基金的研究,迄今共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SCI论文1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撰多本血管外科专著,先后获得中央保健优秀课题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首都优秀青年医生奖等。

学术职务: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颈动脉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血栓抗凝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下肢动脉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总干事、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血管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转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血管外科杂志》通讯编委;《JournalofEndovascularTherapy》审稿专家。

▼▼按下列步骤获取全年学术日历▼▼

血管资讯VascularNews

专注血管外科领域宣传与继续教育新媒体

合作联系

VascularNews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